虽然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经喝了,但是天气依旧是非常的炎热,特别是我现在在的杭州,高温还要一直持续到九月底。
高温,不仅仅是我们人热,电子数码产品也是一样的热,特别是手机这类便携式智能终端设备。在内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,想要达到更好的散热体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(除了某些主定位游戏的手机)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那在这种情况下,外接散热器算是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案了。
市面上相关的产品也有不少,便宜一点的直接上一个小风扇做散热就行,稍微贵点的就得用上半导体制冷了。
半导体制冷技术一般用在工业上比较多,毕竟这种方法的制冷效率非常高。半导体片制冷之后,再用一个小风扇进行散热。
但半导体散热其实也有缺点,那就是小风扇的热交换率并不是很高,再加上半导体致冷的时候也会产生热量,在长时间工作之后体验并不是很好。
那为了提高热交换率,目前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再半导体片外面再接一个液冷模块,这样可以将半导体片上的热量通过液冷模块交换出去。
温度降下去了,也就可以安排上无线充电,这样集无线充电、散热于一体的设备就出现了。
一加液冷散热器已经出到第二代了,第一代采用的还是背夹的方式,其实并不是很方便;最近新推出的则是升级为了磁吸式,在使用方面更加方便便捷。
说到液冷,很多小伙伴想到的就是台式机上用到的冷排。
那个体积是真的非常大,但是我们给这种小型的智能终端设备来说,产生的热量其实并没有那么庞大,所以液冷模块的体积也并不是很大。
一加这款液冷散热器磁吸无线充版,在还没拿到的时候,我原本以为会比较大,其实拆开之后,感觉也还好。
液冷模组并不是很大,重量方面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重,带出去也不会有太大的负担。
而且外观设计方面,真的很好看,黑白的拼色设计,再加上正面还有“1+”红色的logo标志,其实摆放在桌面上也算是一个颜值很高的装饰物。
前后两侧都有面积比较大的散热区域,均有密密麻麻的开孔。
设备的上方还有控制的按钮,可以通过点按的方式调节档位(这点真的很惊艳,我之前用过的半导体散热器的功率是恒定的,并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调节)
也可以单独开启充电模式,变成一个无线充电器。
在液冷模块上也有指示灯,通过指示灯可以获取到当前设备所处的模式。
而另外一端,则可以直接磁吸到手机上。
接触面积还是挺大的,线材也比较的粗。再加上一加祖传的红色设计,贴在手机上颜值也挺高的。
另外一点,因为散热模块采用的是分离式的设计,所以半导体这一端的厚度也不是很大,握持的时候也不会对手部造成很大的负担。
那说了这么多,它的使用效果如何呢?
我这里使用的是华为Mate40 Pro的机器,虽然麒麟9000被称为冰麒麟,但是在高温的“折磨”下,就不可能不发烫,再加上功耗其实也不是很低,在2023年的今天,高负载下的手机使用温度还是非常高的。
Mate40 Pro的话其实是不支持磁吸的,不过可以使用一加的磁吸片,直接吸附上去,整体的吸力还是比较强的。当然也可以给其他设备使用,掌机、平板之类的。
我们这里用著名的手机性能测试软件“原神”来测试一下,原神这游戏是真的吃性能啊,仅仅只是下载了下,整个手机的发热量就剧增。已经达到了烫手的状态了!
通过红外测温仪可以看到,温度正面温度已经到了42摄氏度,长时间在这样的温度下玩游戏,很容易会造成低温烫伤。
背面的温度也不低,再加上游戏的持续运行,后续温度还会更高。
我的设备是支持无线充电的,直接吸附上之后,就可以激活无线充电,虽然说速度跟有线比差的还是有点多,但也不至于越用电越少。(一加的这款散热器,内置有霍尔传感器,只有在吸附上去之后才能开始启动。)
用上一加液冷散热器磁吸无线充版之后,十分钟左右,手机的温度就下降了不少,背面温度降到了30摄氏度左右。
正面温度也在30摄氏度左右,这个效果还是很明显的。30摄氏度的温度,对于我们人体感知来说,属于一个比较舒适的温度了。
再来看看散热器部分的温度,可以看到中心温度-5.1摄氏度,这个温度是真的低,我都怕手机给冻感冒了。
另外可以看到水冷管道在红外里面呈现的也是红色的,通过交换热量之后的液体顺着线材交换到散热模块内。
在红外中也可以看到,散热模块内部也是呈现红色,温度在32.5摄氏度,整个散热模块的热交换率还是挺高的。
这类设备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,现在很多博主都是用手机做直播,直播的过程中发热量巨大,容易造成设备卡顿,黑屏等等情况,采用这类液冷散热器,可以有效的降低设备的温度,相比于单一的半导体散热,液冷的加入使得热交换效率更高,散热效果更好。
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特别是重度游戏用户,这类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。发热带来的掉帧、卡顿都是游戏过程中令人不爽的点,在用上这款散热器之后,降低温度,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。
好啦~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啦~如果你觉得有啥不懂的,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~
原创不易,如果你觉得文章内容还不错的话,也可以给我点个小小的赞
让我们下篇文章
再见~
标签: